梅州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工作动态 > 部门动态
谨防诈骗!高考结束了,这些事不得不防……
时间:2024-06-13 09:13:03 来源:本网 浏览次数:-
字号:

  高考结束,查分、填报志愿和录取工作将陆续进行,教育、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谨防高考后的诈骗套路。

  01 疑似作弊诈骗

  警方提醒,遇到考生作弊情况,不会以私人名义给考生发短信或打电话的形式来通知。凡是收到招生办的电话或是短信称考生存在作弊行为的,第一时间和就读学校联系,确认信息的真实性,勿盲目相信,尤其是要求缴纳费用删除作弊视频、缴纳保证金或是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的,均为诈骗。

  02 教育补贴诈骗

  通常情况下,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、减免学费、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。此时,切莫大意轻信,而将个人身份证、银行卡或各类支付账号或者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告知他人。

  03 提前查询考分

  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,称可查询高考成绩,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。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,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,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。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,要求家长付款查询分数,对此,警方也郑重提醒,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,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。

  04 篡改考生志愿

  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,妥善保管密码,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;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,任何部门、学校、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。

  05 分数不够花钱可“补录”

  “补录”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,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,通过花钱“打点”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,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。对此,警方提醒,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,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、录取费、指标费的“招生指标”,一律不能相信。

  06 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、高考补贴等

 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,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,冒充高校工作人员、教育部门工作人员,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,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,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。警方提醒,当接到自称高校、教育、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、信息,要发放“国家助学金”“返还义务教育费”“助学扶助款”时,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。

  07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

 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,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,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,以骗取钱财。为此,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,没有什么可供投机取巧的“捷径”,也没有神通广大的“能人”为你打开“后门”,更不会有“花钱改分以便改命”的大馅饼从天而降。

  除此之外,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,学生准考证、身份证、考生号和密码、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、录取通知书这5样晒图需谨慎,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。(记者:涂伟艳 )

Baidu
map